黄梅戏历史

黄梅戏是安徽省的主要地方戏曲。 湖北、江西、福建、浙江、江苏、台湾等省份以及香港也有专业或业余的黄梅戏表演团体,受到广泛欢迎。 黄梅戏,原名“黄梅调”、“采茶戏”,是18世纪末形成于皖、鄂、赣三省毗邻地区的民间戏曲。 其中一支逐渐东移至以安徽省怀宁县为中心的安庆地区。 它与当地民间艺术相结合,用当地语言唱、说,形成了自己的特色。 称为“怀墙”或“怀调”。 这就是今天黄梅戏的前身。 黄梅戏的发展历史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:

第一阶段大约从清朝乾隆末年到1911年辛亥革命前后。黄梅采茶曲、江西曲、桐城曲、凤阳歌等在安徽三省产生和传播。湖北、江西等地受地方戏曲(庆阳调、徽调)的影响,与莲香、高跷、旱船等有着密切的联系,民间艺术相结合,逐渐形成了一些小剧目。 经过进一步发展,吸收了“罗汉庄”、青阳腔、徽腔等民间艺术形式的表演内容和表现形式,从而产生了这部具有完整故事的剧目。 还有一种从小剧到此剧的过渡形式,老艺人称之为“弦剧”。 所谓“串戏”,就是一组相互独立却又相互联系的小剧,有的以事件“串”,有的以人“串”。 “弦剧”的情节比小剧更加丰富,舞台上出现的人物也突破了小丑、小旦、小生三个小领域。 一些较老的角色需要由正旦、老生、老丑来扮演。 这就为这部剧的制作创造了条件。

第二阶段是1911年辛亥革命至1949年。这一阶段,黄梅戏表演逐渐专业化,从农村草舞台走向城市舞台。 黄梅戏进城后,与京剧联手,在上海受到北方越剧、扬剧、淮剧、评剧(当时称“崩崩戏”)的影响。 种类。 编排移植了多部新剧目,包括剧本剧目《温素尘》、《红碧园》、《花梨园》、《蜜蜂日记》等。在音乐方面,对传统唱腔进行了初步改革。减少了老调中的空词,使其明亮流畅,使观众更容易明白所唱的内容。 取消了伴奏,尝试了胡琴伴奏。 在表演上,它吸收、熔炼了京剧及其他兄弟剧种的套路动作,丰富了表现手段。 其他如服装、化妆、舞台布景等也较农村草舞台有所发展。

第三阶段是1949年至今。 1952年,安庆黄梅戏艺术家在上海演出《猪杂草》、《蓝桥社》等剧目。 几十年来,塑造了一大批演员。 除了严凤英、王少芳等老一辈艺术家在黄梅戏演唱艺术上取得了突出成就外,马兰、韩再芬等中青年演员也相继在舞台上展现了各自的才华,屏幕和电视屏幕。 英勇的外表吸引了观众的注意。 严凤英、王少航联袂主演的《比赛》二度拍成电影,轰动国内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