著名作家周卓杰讲述黄梅戏的起源

4月7日,著名文学作家周卓杰受百度媒体邀请,在直播间讲述黄梅戏起源的故事。 周卓杰深入讲解了“黄梅戏为什么叫黄梅戏?”

他说,关于黄梅戏的名称,有两点经常被忽视或回避。

1、黄梅戏是起源于湖北省黄梅县的采茶戏的“升级版”;

2、采茶戏、采茶滴是黄梅戏的别称、绰号、自称,也是黄梅戏的学名、名号、昵称。

随后,周卓杰对这两种观点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。

黄梅人们素来把这种地方戏称为采茶戏或采茶戏。 正如河南人一直称豫剧为“梆子”或“梆子戏”一样,只有外地人称其为“河南梆子”或“豫剧”。 因为,建国前,戏曲演员一直被视为“教淫贼”的下层人。 演员历来被贬称为“演员”。 “世界上最丑的三个人是混蛋演员和喇叭手”这句话就证明了这一点。 正因为如此,以徽商为代表的安徽、江西人不厌其烦地向别人解释,以免去安徽、江西唱采茶戏的黄梅人败坏了“徽商”的美誉。或者是安徽人。 他说:“这是湖北黄梅人表演的采茶戏。” 言下之意就是“别以为这低级戏是安徽人演的”。

周卓杰介绍了两个基地。 一是因安徽建省于清康熙六年(1677年),取原江南省安庆府、徽州府一字而得名“安徽”。 古徽州府位于今安徽省歙县。 历经宋、元、明、清四个朝代。 辖一州六县。 这里是徽商的发祥地。 徽商主宰商界长达500多年。 有“无回族不成镇”、“回族商人遍地”的说法。 ”说。明清时期“徽商”之所以能够称霸,主要是徽商与官府的默契配合。官府的盐几乎全部由徽商经营。徽州商人与政府的关系很好,经常邀请官员看戏,难免有些官员不仅喜欢看戏,还故作高雅,对自己看的戏吹毛求疵。 ,他们会无意或有意地说一两句话,“今天的戏好像有些不雅。有什么台词?!” 等等。 这时,陪官员看戏的徽商如实回答:“这是湖北黄梅剧团唱的戏……”。 天长日久,聪明的安徽人想出了一个简单明了的伎俩来厘清关系:黄梅人称其为采茶戏或采茶戏,简称“黄梅戏”、“黄梅调”或“黄梅戏”。黄梅雕”。 这样一来,官员们就知道,一切与戏曲相关的问题都是“湖北黄梅人”的责任,与“安徽人和徽商”无关。

周卓杰说:“我们目前查到,最早记载此事的人是江西人何元兵,道光至咸丰年间曾任时代、东流、繁昌县知县、县令。清代,他在《交通山庄诗》《七绝》中写的一首叫“夏河调”的诗,描述了黄梅采茶戏传到安徽、江西等地时的盛况:采摘新茶,绿窗碧绿,夏河调无双,怎能不唱江南,所有歌曲都是黄梅县话,“都是黄梅县腔”,短短七个字,低俗甚至淫秽的根源解释得很清楚。不过,这个意思表达得最好。最完整的记载是1920年版的安徽省宿松县《县志》,其中记载:“城西南与黄梅接壤。 梅是流行的采茶戏,又称黄梅戏。 事实上,这是一部色情剧。 城里的年轻人或许也会有这样的行为,他们会受到父亲的圣旨和兄弟的鼓励而受到严厉的惩罚。 “以上是原因之一。

第二个原因是古徽州现在分别属于安徽省和江西省。 婺源县原属徽州,1949年5月才划入江西省。因此,上述所说的江西人,实际上应该是祖籍安徽的江西人。 故《黄梅采茶戏志》云:“黄梅县形成的采茶戏,曾名:菜子、叉叉调、黄梅戏、黄梅调、黄梅调、花鼓戏、夏河调等。 ……”。 我无意指责安徽人不仁慈。 在那样的政治文化氛围下,徽商或安徽人有这样的行为是必然的、必要的、也是可以理解的。 因为同时,黄梅人自己也是这样对待当地的采茶戏的。 尤其是黄梅官员和黄梅民众中的知识分子。 例如:清康熙十八年(1679年),黄梅县教师石巧年在黄梅《重修紫府寺》中,咬牙大骂黄梅人不唱戏,指责黄梅人们在庙会期间没有表演。 寺庙里唱歌。 因此,从某种意义上说,黄梅人也应该感谢徽商或者安徽人,因为在这样的政治文化氛围下,只有官场关系极好的徽商才能请来黄梅县的戏曲。 剧团去给官员甚至皇帝表演戏。 更重要的是,徽商的这些举措,不仅扶持了黄梅县众多的黄梅戏剧团,也间接促进了黄梅戏的生存、发展和传承。 就像,同样是在乾隆时期,也是因为徽商默许汉剧来到北京,以“徽班”的名义在宫中演出汉剧,才导致了京剧的诞生。 否则,就不可能有国粹京剧的诞生。 为了报答朝廷对徽商的关爱,乾隆皇帝六次下江南。 徽商在他身上至少花了三山银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