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自诚戏曲创作难在有戏

人物档案: 国家一级编剧,创作、发表、演出黄梅戏大小剧目10多个,小戏40多个。原创代表作有大戏《槐荫梦》《初恋情》《老屋春秋》《桐城六尺巷》《晚年陈独秀》等,改编代表作有《花魁女与卖油郎》《桐城奇案》《纺线纱》《灵姑戏虎》等,曾获省内外不少奖项,深受观众喜爱。 “一个好的剧作家,首先爱学习爱创作,其次还要甘受清贫,甘于奉献。”虽然早已是国家一级编剧,但王自诚的住所依然很简朴,书房还是老式书柜、桌椅,窄小的房间里摆满了各类报刊书籍。在这里,王自诚创作了《老屋春秋》《晚年陈独秀》《醉杏楼》等不少精品。 戏乡爱戏的艺术熏染 “一座城,一个魂,一代人。”和许多著名的黄梅戏剧作家一样,王自诚将自己的文艺成就首先归功于“戏乡的艺术熏染”。 王自诚出生于太湖县徐桥镇。“那时候的徐桥不仅是鱼米之乡,繁华集镇,而且早就是个戏窝,一年至少要演200唱戏,周边四乡八镇的人都赶来看。”王自诚回忆说,“那时候就觉得,家乡的魂就是黄梅戏。” 五六岁的王自诚逢戏必看,很快,20多本大戏的男女主角唱词都能倒背如流。 后来,为了维持家庭生计,12岁的王自诚在徐桥棉织厂做工。心有不甘的王自诚,经常在织布机旁的藤萝里放着书本或者黄梅戏唱本,一边织布一边唱戏,一人演多个角色,厂里不少人都成了他的粉丝。 时代,王自诚编了第一部小剧本《学哲学》,也正是这部作,让王自诚从此走上了戏曲之路。在安庆市艺术学校练了几年功后,王自诚被安排在潜山县黄梅戏剧团工作。 在剧团期间,除了学习作曲之外,王自诚开始创作剧本,《出嫁之前》《雪夜春风》等让他颇有名气。1980年,王自诚成为专职编剧。 创作之难难在“有戏” 从1964年到2007年,王自诚创作、发表、演出黄梅戏大小剧目10多部、小戏(包括录制出版发行的录像带、广播剧)40多个,但王自诚却并不认为自己是个“出产率”很高的剧作家。 “作曲家一年可以做三个曲,而剧作家三年才能写出一个戏。”王自诚说,“《晚年陈独秀》我整整写了5年,《醉杏楼》我花了3年多时间。” 原因很简单,每一部作品,王自诚都要追求“有个性”“有思考”“有创新”。“能经得住历史考验,常演不衰;能留得住百姓的口碑,雅俗共赏”。 要达到这个标准,王自诚认为,不仅要关注剧本的主题、情节、人物,更重要的是“有戏”,换句话说,剧本必须“好玩、有意思”。“其实考验的是作者编故事的能力,即如何设置悬念,如何提高故事的趣味性,如何扣人心弦,如何做到‘一戏一招’。”王自诚解释说。 诸如《槐荫梦》、《初恋情》、《老屋春秋》、《桐城六尺巷》、《晚年陈独秀》等几部大戏,都是王自诚如此精耕细作而成,因此,也是他最满意的几部作品。 “然而,当下的整个戏曲编剧的创作环境却并不尽如人意。”王自诚感慨,“剧本稿费低廉,编剧的付出与回报很难成正比;当前,戏曲编剧人才缺乏,剧本荒成普遍现象。” 关于戏剧发展的几点思考 60余年的戏曲生涯,王自诚亲眼见证了黄梅戏一路走来的坎坷与荆棘,对戏曲事业的发展更是饱含深情与期望。结合毕生的从业经历,王自诚对黄梅戏今后的发展提出了自己的几点思考: 第一,戏曲人才招生问题,应该放宽年龄、学历、地域界限,广招、扩招; 第二,“宝塔稳根基”,黄梅戏人才不应只培养、只保护“尖子生”,还应普遍关注,因人而异、因材施教,让很多戏曲爱好者在通往戏曲艺术之门的路上“排上号”; 第三,剧团市场化发展需要政府的扶持,尤其是对民营剧团基础设施、人才的扶持,要注重资源合理、均衡分配。 “希望国家对戏曲的重视,能让更多的戏曲从业者有更多发展的平台,黄梅戏能有更好的春天。”王自诚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