追溯黄梅戏的起源

黄梅戏是以安庆地区民间音乐为基础,用安庆地区方言演唱的地方戏曲艺术。 它起源和发展于安庆地区。 是安徽省主要地方剧种之一,也是中国五大剧种之一。 被誉为“中国最美乡村音乐”。 黄梅戏素有小戏、挑篮戏、采茶戏、花鼓戏、二高调、黄梅调、宛戏等。 又称“怀调”、“赋调”。 1953年,安徽黄梅戏团成立,黄梅戏正式定名为新剧种。 2006年,国务院批准黄梅戏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,并授予安庆市黄梅戏(地方戏)研究所为该项目传承保护单位。

安庆地区自古就有深厚的诗词戏曲文化底蕴。 千山、怀宁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首长篇叙事诗、汉代乐府民歌的代表作《孔雀东南飞》故事的发生地。 元至正十六年(1356年),玉雀在《城隍庙碑》中写道:“五月,地方俗谓神诞生之日,无男女。 “无论贫富,都出尼孔巷。乐神,吹笛鼓,奏百场,走遍全国。” 这部《碑记》收录于清康熙六十年(1721年)的《安庆府·碑记》,记载了安庆地区演戏的历史。 很长。

明代戏剧家汤显祖在明万历年间所著的《宜黄县戏神庙记》中说:“至嘉靖时,宜阳腔已转变为乐平,古称惠州青阳。” 自明代嘉靖年间,与安庆仅一江之隔的庆阳县形成的庆阳方言,对黄梅戏的诞生起到了熏陶作用。 早期黄梅戏“只用锣鼓伴奏,一人和声”的特点,源自庆阳腔,如《神仙配》、《山伯访友》、《会客会》等。云楼》、《四姐下凡》、《卖水》、《买胭脂》。 》、《花亭聚会》、《玩牡丹》、《湘子花斋》、《王婆骂鸡》、《借妻》、《吕孟正回窑》、《牡丹花传》、《王道士》 《打妖》等黄梅戏剧目直接改编自青羊戏移植剧目[王兆骞,《黄梅戏艺术》,1982年7月,第43页]。

以安庆为中心的皖江地区,茶业自古繁盛,唐代陆羽《茶经》等古籍中均有记载。 该地区的采茶表演也有着悠久的历史,可以追溯到明代。 清顺治十年(1653年)《太湖县志·岁岁》记载:“正月十五,古称上元日,俗称元宵节。挂灯笼。”寺庙里、各个集市上……或者是演员的面具,锣鼓喧闹,老少追着玩,直到一天结束。” 清顺治十一年(1654年)《潜山县志》、清康熙二十二年(1683年)《安庆府志》、清康熙二年(1683年)《安庆府志》康熙年间。 乾隆十五年(1686年)的《怀宁县志》和乾隆二十三年(1758年)的《东流县志》都有“演员蒙面戏”的记载。 明嘉靖二十四年(1545年)《池州府志·年表》和清康熙三十一年(1692年)《贵池县志》均有记载。 :“各村正月十三至十六夜,同社的人轮流迎接家中的社神,或骑竹马,或做狮象,或滚灯笼,装扮社神,表演杂耍,敲锣打鼓,大声喧哗。” “假神像戏”和“假面戏”是贵池傩戏延续至今的表演形式,“以锣鼓振动,以喧声和声”,与早期黄梅戏的特点完全一致。 “只用锣鼓伴奏,一人一唱,一人和声”。著名黄梅戏演奏家王兆迁发现,“贵池傩戏是一种古老的假面戏。 清代道光以前的安庆、池州两县就有这种戏曲。 它的名字叫《蒙面喜剧》。 如今,贵池傩戏仍可传唱,曲调有高调和傩调两种,傩调主要唱采茶歌。”[王兆谦《黄梅戏艺术》,1992年(1),第46页]安庆地区悠久的茶业和采茶表演历史,为新中国黄梅戏的诞生奠定了基础。

清道光的《会宁县志》、《通城县志》、《宿松县志》均有采茶表演的记载。 清道光六年(1826年),《宿松县志》《海关志》记载:“十月立冬后……农事已尽,报业渐盛,吹猪鼓” ,近或杂新声,溺情乱,谓采茶,长辈训斥,亦郑亦云。” 唱片中提到了“戏班子”,有“新声音”,有“爱的放纵和迷茫”,还有老人的反应,更接近“采茶戏”。如此早而细致的描述“ 1879年10月14日,上海《深圳报》报道了安庆集贤关外每年演出的“黄梅调戏”,“与花鼓无异”。清末,安徽潜山文人王焕熙写有《观戏诗》17首,收录于文集《爱山广歌》。《观戏诗》作于1900年其内容与《乌金记》(又名《桐城奇案》)、《神仙配对》、《罗巴记》、《双镜》、《山伯访友》等传统剧目相似。黄梅戏的诗接近[王同元,《黄梅戏艺术》,1987(4),第124页]。王焕熙在诗序中写道:“蔡兰戏的故事都是胡言乱语。 声音虽然淫秽,但事情却接近事实,因为戏剧是以诗为基础的。”这组“观戏诗”证明了西部地区的“摘篮(茶)戏”。千山定案于1900年。

民国考古学家程燕生在《万有谱》(1939)中写道:“(黄梅调)外省无此戏”,即黄梅调是土生土长的徽剧。 民国十二年(1923年)《商南县志·风俗》记载:“乾隆二十年后,江南安庆数县划归商贾。此商南又名小太湖,虽然是山西的土地,但是饮食用具和文字却是南方的。” 在陕西省商南县,有很多清朝乾隆年间从安庆县迁来的移民,他们至今仍操着安庆话,唱着200多年前从家乡带来的山歌,其中不少是2017年1月12日,《人民日报》发表文章《黄梅戏起源新说》:黄梅戏起源于安徽安庆。

黄梅戏的曲调以安庆周边村庄的茶歌、山歌、秧歌、渔歌等民歌以及鼓书、琴书等民间说唱音乐和一些宗教音乐为基础。 元素和对联方法构成了花腔和主调两大曲系。 花腔是民歌的一种,至今仍保存有近200首曲调。 主音为板腔体音系,以【评词】为基础,包括【八板】【火宫】【二行】【三行】【彩腔】【现腔】【引丝腔】【对板】【哭板】等。曲调委婉优美,语言通俗诙谐,情感丰富生动,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。

黄梅戏的剧目来源于民歌、民间灯会和舞蹈,以民间轶事为基础。 清代嘉(清)、道(光)年间左右形成“二小戏”、“三小戏”; 它移植了庆阳戏、徽调等剧种的大大小小的剧目,逐渐积累成既收藏面广,又凸显地方风味、平民趣味的传统剧目。 “两个小窗帘”。

黄梅戏从清朝光绪初年开始从农村向安徽省会安庆市区进军。 但屡遭上层社会的诽谤,并被政府禁止。 直到1949年安庆解放,才在这座城市站稳了脚跟,焕发出生机和活力。 1952年,安庆黄梅戏应邀来上海演出; 随后,《神仙配》、《女驸马》、《淮阴物语》、《牛郎织女》等艺术片相继问世。 《风从山野吹来》等被誉为“散发着大地芬芳”的地方剧目在中国各地播出。 ,蜚声海内外,已成为中国五大剧目之一。 已成为历史文化名城安庆最闪亮的“城市名片”、安徽省著名文化品牌和标志性文化形象。

附:安徽古志中有关安徽黄梅戏的记载

1、清康熙二十二年《安庆府志·风俗志》记载:“元宵节,市上挂灯笼,喜剧演员制作面具,鼓乐喧哗,老少追逐彼此欢喜,近来又做灯笼提亭提船,颇有技艺。”

黄梅戏剧目_黄梅戏演员_黄梅戏演奏

2、明嘉靖二十四年(1545年)《池州府志·年表》记载:“各村十三夜至十六夜,社里人轮流迎社会诸神到家,或踢竹马,或制狮象,或滚灯,编造神像,表演杂技,锣鼓震动,喧哗作响。

黄梅戏演奏_黄梅戏剧目_黄梅戏演员

3、清康熙六十年(1721年)《安庆府志碑记》收录元代于缺至正十六年(1356年)所著的《城隍庙碑记》 。 记载:“农历五月,按当地习俗,为神诞生之日。男女无贫富之分,乐神从倪孔祥中出,他演奏吹笛鼓,表演数百场比赛,带着雕像周游全国。”

黄梅戏剧目_黄梅戏演员_黄梅戏演奏

4、乾隆四十一年(1777年)《霍山县志·艺文志》载朱湘《采茶词》:“(雨后十天)贡茶已种;(雨前十天)雨))驰骋采茶敢偷走,采茶上山斗歌,歌声多欢少悲,枪旗几多。

黄梅戏演员_黄梅戏剧目_黄梅戏演奏

5、乾隆四十六年(1781年)《潜山县志·异文》载有诗人秦桃玉的《送谢天柱山茶》诗(又名:《采茶歌》)唐人云:“天柱香芽露香,毛烂磨芝麻穿竹篾,知府怜野人,山童碾月。我倚云饮。”泉中生熟,兽炭藏而吐出,看晴天破晓,釜中风雨飒飒,老崔看尘埃才熟,搅拌时,绕筷子天青云,读书病酒多,热衷于此,面向福瓯而坐,先睡,胸中静思清,鬼神应悲伤,准备歌唱。”

黄梅戏演员_黄梅戏演奏_黄梅戏剧目

6、清雍正七年(1729年)《六安府志·山川志》记载:“徐之觉游齐云山诗曰:日,雏鸭近橹牙,梵王高处,花隐天中,河首应留今夜,有虎豹僧二族,万竿。竹箭非渭水,村址周围全是流沙,景色只有春三月,山野处处唱采茶歌。 栖云山又名栖头山,位于六安市西南45公里处,主产名茶六安瓜片,据府志记载,徐之觉有“百分之三十进士”(顺治六年,即1649年),又“卒年六十中五”(1684年),因此,这首诗的完成时间应在1684年之前。

黄梅戏演奏_黄梅戏演员_黄梅戏剧目

7、清嘉庆十二年(1807年)《清芜湖县志》卷一《地理志·风俗记》记载:“上元年间,初饰市灯”用纸或彩纸做的,还有远方的,外县卖的特别精美,气派,城里人争相购买,给女儿,给孩子,给亲戚,给孩子的。关系亲近的人常打笏金,市集连日来盛况空前,三天之内就完工了。晚上,在灯会考场里,许多年轻人结伴而行,表演鱼舞龙,或秧歌采茶歌词,挂火发光,大摇大摆地穿过街市,观者内心薄如墙,年龄还不到三十岁,尤其在除夕夜流行,然后到神丹”。

黄梅戏演员_黄梅戏剧目_黄梅戏演奏

8、道光五年(1825年)《怀宁县志·风俗记》记载:“除夕之夜,乡间无夜,无灯火,有龙或狮,采茶或马”。竞速,意为“无”,称其为巨人还不够,火树敖山,满城繁华。

黄梅戏演员_黄梅戏剧目_黄梅戏演奏

9、道光六年(1826年)《宿松县海关志》记载:“十月立冬后,墓内加土,开始筑塘堰。是月,麦树打完了,农民们休息完了,比赛逐渐盛行,吹牛擂鼓,近或夹杂着新的声音,沉浸在情感和困惑中,名字叫采茶,而长辈的斥责,也体现了郑氏的意思。”

黄梅戏剧目_黄梅戏演员_黄梅戏演奏

10、道光十四年(1834年)《通城县志续》记载:“十三日,曰正灯,作龙灯,长数尺,用条子、纱布、纸镂空,外面画一些鳞片、戏画,每人手拿一块在上面跳舞,还有船灯、马灯、采茶灯,临风灯、动物灯、鱼灯,金鼓声响,观灯者竞放,火花四溅,这就是元宵节。

黄梅戏演员_黄梅戏演奏_黄梅戏剧目

11、民国十一年(1922年)《黟县志·刊·诗》载明朝进士舒四虎所作的《黟山采茶竹诗十首》光绪年间,他在其中写道:“我年少独居益田,山多,实土适茶不磨,故三月半春,村村皆听”。采茶歌。”

黄梅戏演员_黄梅戏演奏_黄梅戏剧目

12、民国《黟县志杂志诗》还收录了清代孙茂宽的《采茶歌》,诗中写道:“雨下鼓鼓,绿云遮顶”松萝山的杜鹃来报春,回去就听村里小伙子先唱采茶……采茶时晴时雨,采茶时船满。装载到西边,只是因为这年茶价好,人家桑田薄。”

黄梅戏演奏_黄梅戏剧目_黄梅戏演员

13、民国二十五年(1936年)《当涂县志民政志》记载:“正月十五为上元节,又名元宵节。连续十天。前后,城乡人们都喜欢玩花灯,花灯有滚龙、盘龙、腾狮、赛马、花桂等,有的还用桃花竿唱采茶歌。还有高飞表演,还有海上八仙渔夫表演,不同的是,争先恐后,邻近的村庄可能会欢迎他们,并献上香案、鞭炮、酒菜或金糕来奖励演奏者,让观众忘记了疲劳,锣鼓喧闹,夜景格外美丽。近年来,农村破产了,这一幕也可见到。

黄梅戏演奏_黄梅戏剧目_黄梅戏演员

14、民国二十五年《宁国县志·政志》记载:“有皮影戏、黄梅调、花鼓戏、花鼓戏,种种淫秽歌词,令人反感。道德和习俗。现在你们对它们进行了严格的禁止。”

黄梅戏演奏_黄梅戏演员_黄梅戏剧目

15、民国考古学家程燕生(安徽怀宁人,又名天竺外石)在《万有谱》(世界图书公司,1938)中写道:“在当今安徽的乡村里,也有江南的那些地方,有一种所谓的草台戏,全是黄梅调,戏曲极其淫秽,演出也相当有限,村民和游手好闲的孩子们都看好它。不是用来犒赏神灵的,官员们常常严禁演出,其他省份也没有这样的戏。”

黄梅戏演奏_黄梅戏剧目_黄梅戏演员

16、1879年10月14日,上海《申报》第二版报道:“黄梅春宫”:安徽北关外,每年都有黄梅戏的演唱者。 一个班二十多人,没什么新意的。 引人注目。 但大戏之后总有一两场小戏,花旦和小丑表演各种丑陋的样子,与江省的花鼓戏没有太大区别。 小孩子、农村妇女都喜欢听,没有什么比这更不道德的了。 每当游子兴致高涨时,便成群投掷青蛤,称为“聚”。 还有人把糖糕等食物扔在丹脚的头脸上,丹脚更加傲气,表现出各种淫荡的样子,越来越奇怪。 还有人抢帽子、毛巾扇扔到台上,戏演完后用钱赎回,认为是笑话。 当地官员屡禁不止,却始终无法阻止。 刻画已至秋末,又将复苏。 那些有地方责任的人应该早点禁止。 ”

黄梅戏剧目_黄梅戏演员_黄梅戏演奏